古人的取暖设施,是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完美对接。火塘、火墙、火炕,哪样效果都不错。
火塘比较古老,大概在原始社会便有雏形:在地上挖个坑,环坑垒上石头,白天烧柴做饭,晚上烤火取暖,火光不息,生命不止。
古人把火塘看得极其神圣,取暖、照明、娱乐、祭祀都围着火塘进行。河洛百姓辞旧迎新时,有了升级版的“灶火”,就放弃了火塘,所以火塘在洛阳不常见,倒是在有些山区,火塘沿用至今。
围着火塘闲聊很得劲儿,倘或肚子饿,弄个红薯埋进余烬里,过一会儿扒拉出来吹吹灰,就能吃上滚烫焦甜的烤红薯。
然而睡觉总须上床,床板冰凉到底不舒服,于是古人又发明了火炕:用土坯砌成中空的床,底下有洞,生起火,被窝里热热乎乎,胜似铺电热毯。考古学家在河北发掘出了西汉时期的火炕,可见这东西并非东北人的专利。
躲进窑洞或地下室,也是一招。窑洞冬暖夏凉,天然舒适。有条件的人家不肯“穴居”,便在居室下面挖窖,窖内燃火,将热力引到室内,谓之火窖。美国人大卫·季德曾著《毛家湾遗梦》,大赞中国人用火窖取暖的方式高明,温暖、洁净。
财大气粗的皇族,将火窖挖在宫殿外,通过地下火道,把热力传送到宫室的下面,这就是有名的暖阁结构。
皇族的生活可望而不可即。秦代的皇帝就开始使用壁炉了。秦人还把两块筒瓦相扣,制成管道包于墙内,与灶相通,搞出了暖意融融的火墙。
汉代人也有奇思妙想。他们把花椒捣碎,和着泥抹在墙上——花椒性热,暖且芳香;然后在墙面上挂幔帐,地上铺毛毯,再生个暖炉,想不暖和都不行。
据说,花椒抹墙的“椒房殿”,起初是西汉未央宫皇后居住的宫殿,因此“椒房”成了后妃的代称。后来,富贵人家皆效仿,唐代诗人张孜看不惯,还写诗讽刺过“捣椒泥四壁”的“土豪”。
有钱人怎知穷人的饥寒呢?他们的屋里有炭盆、熏炉、暖炉,出门抱着手炉——暖手的小火炉;脚冷了,还可以蹬在足炉上。
足炉是用锡或铜铸造的扁罐子,里面不烧炭,而是灌热水,类似现在的暖水袋,既可随身携带,也能塞到被窝里。
有钱人中也有好人,譬如大文豪苏东坡,就有一颗温暖的心。他曾送给好友杨君素一个足炉,并附上体己话:“送暖脚铜缶一枚,每夜热汤注满,塞其口,仍以布单衾裹之,可以达旦不冷。”
东坡先生是宋代人,为人慷慨达观。他既把足炉作为礼物送给朋友,且详细解释其用法,可见这东西在当时还是稀罕玩意儿。你想啊,若是家家都有、人人都用,咋能拿得出手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