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85年9月6日,上海《申报》第一次报道了日本企图窃取钓鱼岛的消息。不过,这个消息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,无论是大清国还是日本,都没有出现“保钓”人士,不就是几个光秃秃的石头岛吗?直到几十年后,由于海洋石油勘测技术的出现,在钓鱼岛附近发现大量石油天然气,老问题才被翻出来。
在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国之后,睦仁上台后的第一次出兵活动结束了。用3000多人就换来了一个县,成果很大,但睦仁脸上的表情不是欢喜,而是郁闷,他对手下说:为什么台湾还没有得到?如果连一个小小的台湾都得不到,我们又如何能实现“大陆政策”?
大臣们低头思索良久,然后告诉睦仁:陛下!这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。我们只有等待,耐心等待!
这一等就是15年。日本人的野心引起了大清国的警惕,在这15年的时间里,双方都在进行一场军备竞赛。大清国财大气粗,买军舰、买枪炮,而日本人的本钱不多,只能边买少量武器装备边引进技术,但日本为了军备的发展绝对达到了不惜血本的疯狂程度。
从1883年开始,睦仁宣布:从今往后的8年时间里,国内收入最多的两项税收——酿造业、烟酒业的税收,政府不能拿走一分钱,全部用于建设海军和陆军!
1885年,大清国从德国购买亚洲最大的装甲军舰——“定远”号和“镇远”号装备北洋舰队。睦仁突然发现日本海军中还找不到一艘军舰的大炮可以击穿“定远”号和“镇远”号的甲板,他深受刺激,于是他每天只吃一顿饭,每年从生活费中挤出1/10(约30万日元),并且要求大小官员每年也要献出工资的1/10,作为日本购买和建造军舰的费用。
1894年,朝鲜发生了东学党动乱,通过袁世凯的运作,大清国即将向朝鲜派兵,虽然日本驻朝鲜大使信誓旦旦地向袁世凯表示:日本只注重保护商业利益,即使你们派兵,日本也不会派兵,和平共处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主题。
但是,日本人真正的计划是:一定要向朝鲜派兵。日本先根据之前的中日《天津条约》,把日军光明正大地开进朝鲜,让中日两国军队在朝鲜短兵相接。然后想办法擦枪走火,将朝鲜国内的动乱直接演变成中日两军的冲突,引发中日战争。
1894年6月2日,在袁世凯去日本驻朝鲜大使馆打探日本人态度的前一天,睦仁接到了内阁总理伊藤博文提交的两份奏议,都等着他的批示:第一份是解散议会,第二份是立即向朝鲜派兵。
这两份奏议看上去没有关联,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关系。
内阁总理奏请解散议会,是因为议会要逼内阁成员下台。由于长期的军备竞赛,从1893年开始,日本国内出现了经济危机,各大党派吵得不可开交,在议院中占有多数席位的反对党要求内阁成员集体引咎辞职,让反对党上台,他们在这年的6月1日通过了决议案。
此时摆在伊藤博文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:一种是率领内阁成员集体辞职;另一种是拒不辞职,奏请天皇下旨,解散议会,从而保住这届政府。
但要天皇解散议会、保住政府总要有个理由。这个理由就是:我们需要打仗。
对于一届政府来说,每当政局出现危机时,选择对外开战,就是转移矛盾、凝聚人心的灵药。于是就出现了向朝鲜派兵的那份奏议。
睦仁在这份奏议上留下了同样的御批:同意!
睦仁和军部之前一直担心伊藤博文的政府不会支持战争,现在这个担心消除了,接下来就是如何打的问题了。
而军部之前担心政府里的那些文职人员会反对开战是有道理的。我们假设当时在东京和北京,分别有两个大臣向各自的皇帝汇报本国的兵力,那情况绝对是截然不同的。
东京这边。“陛下,在您的英明领导之下,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,我国的兵力大为增强了。现在,常备军的总兵力是7.5万人,其中炮兵6千人、骑兵4千人。”
大家不要笑,日本地方小,总人数本来就不多。
(摘自《大清灭亡启示录(1894—1911)》 作者 黄治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