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C01版:河 洛
  
本版新闻列表

 
数字报刊平台
  洛阳网首页 | 洛阳日报 | 洛阳晚报 | 洛阳商报
  
2015年1月8日 星期
【老街旧话】
车和路
□沙草

我从报纸上看到,市里开通了99路公交车,从牡丹广场到龙门石窟。这使我想起了我市公交车的历史。

我这等年纪的人,乘公交车上班是在20世纪70年代。那时的公交车实在有限,只有1路至6路。1路是从西关到谷水,2路是从金谷园到武汉路,3路是从西关到龙门,4路是从西关到辛店(后发展到延秋),5路是从金谷园到东车站,6路是从西关到白马寺。后来有了九都路,洛阳增加了8路公交车,从西关到耐火厂。

现在这几条公交线路都有了一些变化。比如101路就是原来的1路,103路就是原来的2路,5路、8路的线路延长了,56路有6路的影子,只不过发车点从西关改成了火车站,53路有3路的影子,终点站还是龙门,只是发车点改了。

再往前说,新中国成立初期,市里只有两条公交线路,其中一条从西关到东关,因为老洛专医院在东关,走西大街、东大街,经过鼓楼。

写到这里,我忽然想起书中的一个记载,说的是20世纪前半叶,老城几乎全是土路,百姓形容它是“晴天扬灰路,下雨水泥路”。只有两条路例外,一条是东大街百佳胡同到东城门,一条是三复街东段到御路街南口,这两条路上铺的是石条。

路面变好是渐进的,我住的街道就是个例子。民国时期,逢年过节,保长会在街上敲锣吆喝:“黄土垫街啦!”百姓便设法从城墙边弄点儿黄土垫街。20世纪60年代初,街道变成了灰渣路,每人手里拿一个木拍子,使劲地在路面上拍打,把灰渣路拍结实。这条路维持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,便烂得不成样子了。记得我结婚时从北关拉嫁妆,到了街上竟污水坑成片,难以下脚。所以,在那时胶鞋是必不可少的,最好是深腰的,好蹚水。现在好了,孙辈们都不知道什么叫胶鞋了。


  

   

≡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≡

≡ 百姓呼声 ≡

≡ 洛阳社区热帖 ≡

≡ 聚焦河洛 ≡

≡ 亲子教育 ≡

≡ 公益慈善 ≡

≡ 房产家居 ≡

≡ 汽车时代 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