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A04版:河洛评谭
  
本版新闻列表

 
数字报刊平台
  洛阳网首页 | 洛阳日报 | 洛阳晚报 | 洛阳商报
2016年12月2日 星期
■后窗观察
保护古建,留住乡愁
□李砺瑾(晚报深度报道部记者)

“古村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。如同春节一样,保护古村落,就是让每个中国人都有‘家’可回。”著名作家冯骥才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保护民间文化,这是他对每年大量消失的古村落的慨叹。

村落中的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,不仅记录着家族的历史,还是一个家族精神的继承和延续。

昨天,关于伊滨区佃庄镇相公庄村黄氏家庙亟待保护的稿子见报了。在采访中,通过黄氏族人的描述,通过家庙碑记里的只言片语,我遥想100多年前那位领头修建家庙的黄氏先祖,他从乡间到了偌大的北京城,见识了城楼的宏伟,为什么要将城楼的样式化为家庙的蓝图?他是不是带着对后世子孙的期许?而当他去世之前,将没有把家庙油漆作为憾事,该有多么不甘?

当年的种种早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,留下来的是这样一座破败却仍不失精美的民间古建。

2012年2月,我第一次来到这里,在为它高超的木雕、砖雕以及石雕工艺震惊的同时,心里却很矛盾:一方面愿意疾呼,使更多人知道它,使其得到保护;另一方面又担心,已经屡遭盗贼侵扰的黄氏家庙,以后会不会引来更多觊觎?

这一搁置就是4年多。

近日再访,尽管山门仍然漏水,东西厢房依然破败,但大殿已经维修一新。村民们为我讲述这些年来为维修家庙付出的心血和努力。

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提出“修旧如旧”的古建保护思想。如今的大殿虽然用的还是原来的墙砖,但已经刷上了新的涂料。原本已经有腐烂迹象的木雕被涂上了金粉,大殿门柱的木刻楹联也被刷上了新漆。

村民告诉我,他们在维修之前咨询了专家,这样是为了保护。

是的,我明白,要真正保存古建原状,除了保存其形制、结构与材料,还需要保存原来的传统工艺技术,“复古”须“复”得很彻底。问题是,不容易啊!

4年前,我看到了即将倒塌的大殿那衰败的模样。如今,看到崭新的大殿,高兴之余,虽总觉哪些地方有不妥,但这话怎么说出口?

所幸的是,我从文物部门得知,目前黄氏家庙有望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保护级别的提升,无疑为后续的科学保护增添希望。我衷心希望历经百年风雨的黄氏家庙,这个曾经在数十年时间里被作为学校,走出去不少人才的地方,能够得以妥善保护,为后世留下更多精神财富。



   

≡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≡

≡ 百姓呼声 ≡

≡ 洛阳社区热帖 ≡

≡ 聚焦河洛 ≡

≡ 亲子教育 ≡

≡ 公益慈善 ≡

≡ 房产家居 ≡

≡ 汽车时代 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