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亲只有小学文化,却是我文学的启蒙老师。做了20多年的民办教师,他养成了读书、看报的好习惯,自然,对我的要求也极为严格。
上师专时,在一次郊游出发前,我匆匆给父亲写了一封信。信的开头依然是象征性的问候:父母身体可好,家里情况如何,庄稼长势怎样等。最后,我才道出写信的主题——要父亲尽快寄些钱来。
把信寄出后,我就焦急地等待。大概过了两周,我终于收到了父亲的来信。看到信封上刚劲有力的字迹,我感觉格外亲切。急急地打开信,我大吃一惊。我写的信被父亲“退”了回来,父亲在许多地方用红笔做了修改,错别字和标点误用,没能逃脱父亲的眼睛。有几处被父亲换成了新词,他怕不妥,还打了问号,征求我的意见。在信的空白处,父亲简短地写了几行字:钱已给你汇去,一定要吃好,别俭省。另外,看完来信,发现有几处错误,帮你改正了,不知是否妥当?你要经常练字,无论是将来当老师还是搞文学,都要认真,不可马虎。
读着被父亲改过的信,我为自己的懈怠和敷衍而愧疚。
时至今日,无论是站在讲台上,还是伏案写作,只要一拿起笔,那封被父亲改过的信总能浮现在我的眼前,那鲜红的字迹异常醒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