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个段子很有意思,说的是大热天的正午,一个农妇在地里锄地,挥汗如雨,饥渴难耐,忽而悠悠叹道:“皇后娘娘真不知道有多么快活,这时是不是在床上睡午觉,待会儿醒了,就叫太监,‘拿个柿饼来’!”
这个段子让人莞尔。理想生活的至美光景,被她浓缩于一个柿饼上,但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讥笑她呢?她的想象,紧贴着她的生活呀。
类似的段子,民间还有很多版本。
炎炎烈日下,两个农夫在割稻子,直起腰喘息之际,一个说:“皇帝要是割稻子,肯定用金镰刀,哪像这倒霉的铁镰刀,一割一秃噜,一割一秃噜。”另一个说:“皇帝哪用得着割稻子,他来这里,还不是蒲扇摇摇,西瓜吃吃,大树底下支张竹床,乘凉就好。”
在他们的想象里,皇帝基本等同于村里的老财,大夏天是不用干活的。
还有一个故事,说的是从前有两个农夫,在路上拾粪。一人道:“我要是当了皇上,我的粪叉子要是金子做的,路上的粪只允许我一人拾!”另一个颇为不屑:“你真没出息,自己当了皇帝还想着去拾粪。我要是当了皇上,就下道圣旨,要人直接把屎拉到我家地里!”
也是从前,深冬农闲。三个老太太在南墙根晒太阳,一个老太太问:“这皇后娘娘整天吃什么呀?”旁边的老太太很自信地说:“这都不知道,人家皇后娘娘,整天呀,不是包饺子就是烙油饼!炕头还放俩糖罐,一个白糖罐,一个红糖罐,晚上睡觉前还要吃一个白面馍,想蘸白糖就蘸白糖,想蘸红糖就蘸红糖。”
出身村野,过的是小民日子,生活圈子不过方圆几十里,有的甚至一辈子没到过县城,对他们来说,填饱肚子,就是神仙。要说没有精神生活,也是妄说的,在他们的意识里,天是第一,地是第二,口粮是老三,山药糁子疙瘩火,除了神仙就是我。
也许,卑微的人,连梦想都是卑微的。他们的想象和梦想,再怎么离地三尺,也不过“饱食”二字,烙着明显的生活印记。
其实,谁又不是如此?晋惠帝听说自己的百姓没有粮食吃,很多人饿死了,惊奇地说:“百姓无粟米充饥,何不食肉糜?”同样,夏虫不可语冰。活不到冬天的夏虫,永远无法理解“冰”是个什么东西。我们呢,往往囿于自己的见识,不知天高、地远。
这样的话,那么多新鲜的思想,那么多有趣的人生,那么多美丽的地方,白白冷落在我们的视野之外,多么可惜。
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尝试转换视角,拓展视野,说不定,你就能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,把生活和事业都经营得热气腾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