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名沙草,洛阳老城人,爱家乡老街,觅乡愁乡情,打捞岁月的金子。
紧临洛河的南关,如果以十字形的南门口街为中心,这里也是个繁华的交通枢纽。向北紧连南大街,民国时期,由于城门还在,那时还有条吊桥街,很短,由南门口街过了吊桥街,才能进城到南大街。
南门口街向东,是贴廓巷,再向东,是吕氏街,吕氏街与贴廓巷南边,中间有条街,名校场街。吕氏街东头是小石桥,过了桥,就是新街了,属于东关。
南门口街向西,是马市街。马市街较长,民国时期曾分东街和西街,分属问礼镇下的一保和二保。马市街街北就是护城河,后来叫中州渠,向西有座桥,名盐店口桥。过了桥,就是盐店口街了,属于西关。
南门口街向南,是凤化街。凤化街如同凤凰身子,两条尾巴东西一甩,分别是菜市东街和菜市西街。菜市东街原来叫竹竿市街,因为从洛河上游洛宁等地顺河下来的竹子多,在这儿形成市场。菜市西街紧临雷家口街,出了雷家口街南边的“洛汭(ruì)严关”,还有一条南北向的城城街,40米长,然后就能上河堤看到洛河了。当年的南关码头就坐落于此。
“洛汭严关”在雷家口街南端与城城街相连的地方。这是一个两层的楼阁式建筑,现在已经破败不堪了,但是你千万不能小看了它。这个始建于明代的关隘,与民国时期在洛阳的城里关外建起的多座“栅栏”,在外观和功能上是一脉相承的。外观上都是两层楼阁式结构,功能上主要是为了防范刀客(土匪),下面一层有关隘大门,白天通行车马货物,夜间定时关闭大门。上面一层为守夜值勤所用,居高临下,守若壁垒。与城里的“栅栏”不同的是,它坚固异常,由大青砖砌成,进深达5米,宽达6米,整体高度现在仍近7米。
“洛汭严关”是南面进关门额上的石匾,在这个石匾的右侧,还有一竖行小字,经仔细辨识和考证,这几个字依次为“甲戌年孟春吉旦”,甲戌为干支纪年方式,孟春即阴历正月,吉旦是好日子的意思。查古代纪年表后,可以断定,“洛汭嚴關”(原匾为繁体字)建于崇祯甲戌年,即公元1634年,距今已经有380多年了。
关之北面也有一块石匾,上面的字已经有些残缺了,经专家辨识,应为“邨(cūn)保”(非“郊保”), “邨保”之意是防御性城垣的村寨,说明了它在南关码头的作用。这里离洛河大堤不足50米,繁忙的水路码头就在它的怀抱里。
需要交代一下的是“洛汭”。汭,指河流汇合或弯曲的地方。北魏郦道元在《水经注》中,综合先秦典籍记载曾写道:“洛水又东北流,入于河……谓之洛汭,黄帝东巡河过洛,修潭沉璧,受龙图于河,龟书于洛,赤文绿字。”这可能是最早形之于文字的“洛汭”,一与“河图洛书”有关,二与洛河、洛阳有关。洛河900里长,文化中心和航运中心一直在洛阳几个不同朝代的城池周围。
2011年前后,我曾多次寻访过“洛汭严关”。从一层的通道两侧,能看到碗口大小的大门闩臼,说通俗些,就是石窝窝,是一块高三四十厘米的青石凿成的,窝深一拃多。它是闭关关门时用的,从窝的直径、长度看,那木杠子(门闩)要有上百斤,一个人肯定是抱不动的。
石窝窝现在的高度离地面只有四五十厘米了,听附近上年纪的居民说,原来这石窝窝离地有人把子高哩,现在低了,是因为后来路面淤积,无人清理,路面抬高了。当年南关码头的这个关隘,车马货物来往,繁忙异常。洛河如一条巨龙,要在这儿吞吐大量的货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