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影
阴影 阴影
C03版:教育周刊·校内外
3上一版  下一版4  
PDF 版PDF版
一对中学生的跨国友情
说英语特自信的男孩儿
当好班主任要“心到眼到口到”

| 洛阳日报 | 洛阳晚报 | 洛阳商报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 |

3上一期  下一期4  
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2011 年 10 月 11 日 星期    【打印】  
天津路小学四(6)班的张博洋今年9岁,从外表看他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。但这个小学生可不简单。今年,张博洋参加全国新概念英语大赛(C组)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。
说英语特自信的男孩儿
□ 记者 朱 娜 文/图
  全国新概念英语大赛共分A组、B组、C组、D组,难度逐渐增加。整个大赛有4个环节,参赛成员自我介绍、背诵大赛指定的英语课文、在指定时间内演讲、回答大赛评委提出的问题。

  与张博洋一起参加比赛的C组成员中,大多数人的年龄比他大。可他一点也不紧张。当大赛评委向他提出问题,“美国小朋友和中国小朋友的区别是什么?”张博洋用英语回答完问题后,还不忘来一个小幽默,“美国小朋友是美国人,中国小朋友是中国人。”张博洋的回答让评委们都笑了。

  如果你以为张博洋与生俱来就不怯场,从小就有这么好的表现力,那么,你错了!2010年,张博洋第一次报名参加全国新概念英语大赛(A组)。他在整个参赛过程中都非常紧张,回答问题时,他尽量用最简单的英语单词回答,经常从他嘴里蹦出来的单词是“yes”或“no”。张博洋在这次大赛中获得河南小学生组第一名。对于8岁的他来说,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,同时,他也意识到,如果试着改变一下,让自己变得更勇敢,详细介绍自己和仔细回答评委的问题,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
  张博洋的妈妈刘雅敏鼓励他,英语不光是用来考试的,更重要的是用来展示自己,和不同国家、不同种族的人交朋友。刘雅敏帮儿子总结了参加2010年全国新概念英语大赛的经验教训,以避免在第二年参加比赛时再犯同样的错误。张博洋为了克服怯场,他只要有机会就会用英语与同学、父母交流,争取在众人面前做到平静、放松、流利地用英语表达自己。为了增加词汇量,他听各种英语磁带,翻看《新概念英语》。

  2011年8月,张博洋再次参加全国新概念英语大赛。这次比赛,刘雅敏没有陪儿子一起到北京,而是让儿子独自一人去参赛。刘雅敏认为,这样可以培养儿子的独立性,让他学会一个人处理事情。今年的比赛,张博洋的表现与去年完全不同,用英语介绍自己时,他尽量放松心态,因为只有在轻松的状态下,说话才会流利。最后一个环节,张博洋用他的自信和幽默,赢得了大赛评委的好感。
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