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今日话题】
历年来的高考作文题目和评卷结果总是备受关注,近日,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多篇高分作文,其中某篇高分作文有词语堆砌之嫌,对此,大家各有所见。
小洛观点
堆砌辞藻取悦评卷者,这种“人才”不可取
老谭观点
整合知识即是能力,别让高考作文背“思想性”的包袱
小洛:老谭,高考高分作文这两天火得很,你看了没?
老谭:嗯,我看了,有篇叫《我想生活在唐朝》,写得汪洋恣肆,用典很多,漂亮!
小洛:哼,我都想不明白这篇作文怎么拿的高分,通篇都靠一些诗句填充。比如说“我想生活在唐朝,因为那里是属于诗的神圣殿堂。太白秀口一吐是半个盛唐。在唐朝,我可以接触到高吟‘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’的陈子昂……”就是化用诗句,没思想,没内涵。
老谭:化用诗句怎么了?答卷时间那么短,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出那么多知识储备,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梳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。叫我看,现在的人对高考作文评判有个误区——“思想”至上。只要能熟练运用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,只要能写出“漂亮”文章的就是好学生。
小洛:古时候选拔官吏,在很大程度上就是“文章定胜负”——看什么?不就是思想?
老谭:古代对人才的要求比较单一,而且常把写文章的能力和行政能力画等号,这显然不对嘛!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:人才,应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,进行消化后为己所用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我觉得这篇作文应该是高分作文,它展现了考生的能力。
小洛:能力?熟记一些诗句,临考翻译成白话,就能拿高分?这样的作文是“新八股”。缺乏思想性,堆砌华丽辞藻取悦评卷老师,写这样作文的人不能算是人才,被选拔进大学有失公允。
老谭:最让评卷老师满意的文章就一定不是好文章吗?
小洛:我不是这个意思,是说这样的评卷标准不利于考生创造性的发挥。毕竟,提出自己的看法,远比堆砌词语难。
老谭:追求思想是对的,但关注文字也没错。高考考生还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,我们没必要让高考作文背负太多的东西。
相关链接
我想生活在唐朝(节选)
我想生活在唐朝,因为那里是诗的世界。
在唐朝,我可以与李太白一道“且放白鹿青崖间,须行即骑访名山”。我可以与他并肩闯天下,学诗学道,任剑闯逍遥。每日,我与他高吟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”的豪放诗句。我与他于花间对酌,于月影下舞剑。
在唐朝,我可以接触到高吟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”的陈子昂,感受他的悲愤;我可以接触到畅言“阁中帝子今何在,槛外长江空自流”的王勃,感受他的才气;我可以接触到那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”的登科后才人,感到他的得意和轻狂。我想生活在唐朝,生活在诗的世界里。
生活在唐朝,我可以领略到杨贵妃的惊人美貌,可以感受到唐玄宗的痴情,可以感受到那股缠绵悱恻的哀怨之情。马嵬坡下的溅血,散发的是一股苍凉。
我想生活在唐朝,因为我想领略唐朝的情,唐朝的气度,唐朝的盛转衰。传说中唐朝恢宏大度,充满泱泱大国的气度。
我想生活在唐朝,如诗如画的世界。“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”,一骑只为妃子笑;“漠漠水田飞白鹭,阴阴夏木啭黄鹂”,王维眼中的唐朝如此如诗如画,吸引着我的向往。我想生活在唐朝,每日陪伴王维看那云卷云舒,花开花落,看那明月在松间照,那清泉在石上流。
我想生活在唐朝,领略一群爱国人士发出的肺腑之音,聆听大唐王朝的号角声,领略由盛转衰的悲壮。没有人为杜甫送葬,没有人为他默哀,我想守在他身边,用他的诗、他的才,来表达那股爱国之情。
我想生活在唐朝,无论是盛唐还是衰唐,它都是诗化了的世界,充满了诗意,如画江山在王维手中成了诗境,豪迈之情在太白口中一吐便成了千古之情,热血洒落的战争在诗的表达下尽显其情境。唐朝,一个诗的朝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