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影
阴影 阴影
A03版:河洛评谭
3上一版  下一版4  
PDF 版PDF版
从方言中寻找“洛阳身份证”
收入分配改革为何“再度延期”
奖励让座者,想法挺好的
建电影分级制度,规范审查“剪刀手”
微论撷英

| 洛阳日报 | 洛阳晚报 | 洛阳商报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 |

3上一期  下一期4  
 
下一篇4  
2012 年 12 月 18 日 星期    【打印】  
马寺钟声
从方言中寻找“洛阳身份证”
□孙钦良
    【新闻背景】 “地道洛阳话,正宗洛阳人”——近日,只要您会说洛阳话,只要您热爱河洛文化,就可以参与晚报联手洛阳网、洛阳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主办的“寻找最地道洛阳话发音人”活动,用地道的洛阳话,享受地域认同和情感皈依。(见本报昨日A07版、今日A09版报道)

    在笔者看来,这是一项寻找“洛阳身份证”的有益活动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,成年人都有一个身份证,用于证明居民身份信息。其实,除此之外,每个人还拥有其地域文化属性,而最能体现这种属性的,莫过于这个人所使用的方言。

    洛阳方言特色鲜明,最能证明洛阳人的地域文化属性。

    洛阳话,发音有点儿“艮” ,有点儿“冲”,语气干脆利落——这可不是什么“红薯味”,而是地道的“地方味”与“河洛味”。

    河洛方言的语言习惯,在名著《歧路灯》《金瓶梅》中都有不少体现。从中,我们可体味古代洛阳人的生活,感受洛阳话的历史和趣味。

    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,洛阳方言的使用范围正日渐缩小,只有老城人或周边县区的老年人还在使用,这种“历史记忆”的消减,无疑将造成洛阳古城独特气质的弱化。

    不了解洛阳话,就无法读懂洛阳城;不研究洛阳方言,就无法走进洛阳历史;不汇总这些“土得掉渣”的方言,就无法续上勃勃跳动的洛阳地脉与心跳……

    “寻找最地道洛阳话发音人”,就是寻找每个洛阳人的“语言身份证”。

    据笔者了解,从20世纪至今,有不少学者一直在对洛阳话进行相关研究。

    曾任河南大学校长的新安县人王广庆,就曾出版过《河洛方言诠诂》。此书收集了大量洛阳方言,对研究地方史很有价值,该书中的一些洛阳方言,至今还声声在耳地回响在古城的大街小巷。

    如今,晚报主办“寻找最地道洛阳话发音人”活动,其目的并非寻找“会咧咧洛阳话”的个体,而是寻找一种地域认同和情感皈依。

    这是趣味游戏,也是民俗活动,甚至能算得上拾遗补缺的方言汇总工程,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都值得称道。

    末了,笔者也想献上一句洛阳话:“将将末乎尾一唧扭,是京里头时候正晌午头!”

    翻译成普通话,就是“刚才最后一响,是北京时间十二点整!”呵呵,读起来是不是很有味道?

下一篇4  
      

≡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≡

≡ 洛阳社区热帖 ≡

≡ 房产家居 ≡

≡ 汽车时代 ≡

≡ 河洛文苑 ≡

≡ 馋猫大本营 ≡

≡ 聚焦河洛 ≡

≡ 亲子教育 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