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扇子不仅是一种清凉工具,更是东方文化的象征物之一。 |
|
自从有了空调、电扇,现在用扇子降温的人越来越少了。但在古代,扇子在夏天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宋代陶谷的《青异录·器具》中就有“净君扫拂尘,凉友招清风”之句,“凉友”便是代指扇子,也以此说明扇子有降温的作用。
不过,最早的扇子并不是用来乘凉的,它只是作为一种礼仪工具,一般是在宫廷用的。在现在的电视剧中也可以看到,皇帝坐在龙椅上,两边的宫女或者太监,举着两个相互交错的圆形扇面,这种扇子叫“宫扇”,又叫“礼仪扇”。
到后来,扇子在文人、士大夫中流行开来,最初大概是用来纳凉的,后来发现,一边轻摇扇子,一边饮酒赋诗,显得很风雅,于是渐渐流行开来。尤其是出现折扇后,文人可以在扇面绘画作诗,又成为一种时尚。文人都好面子,自己作的画、写的诗,不好直接拿出来让大家赏评。扇子就不一样了,折扇展开,诗画就显露出来了,这样就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,结果群起效仿,扇子就风靡一时了。
扇子还有一种功用,就是可作定情信物。像唐寅、祝枝山等风流才子,喜欢玩弄纸扇,一来卖弄才情,二来遇到中意之人,以扇相赠,换取对方的手帕、香囊,一桩甜美的爱情就此开始,也不啻为一件浪漫的事情。
扇子不仅是一种清凉工具,更是东方文化的象征物之一。古代吟咏扇子的诗词有很多。白居易的《白羽扇》中说“素是自然色,圆因裁制功。飒如松起籁,飘似鹤翻空”。刘禹锡说“莫道恩情无重来,人间荣谢递相催。当时初入君怀袖,岂念寒炉有死灰”,以扇喻人,让人感伤。
扇子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可见。像孔尚任的《桃花扇》,写李香君誓死不从阉党,以头撞壁,血溅纸扇,被点缀成斑斑桃花,令人感动;《西游记》有“孙悟空三借芭蕉扇”,故事跌宕起伏,引人入胜;《红楼梦》中,有“晴雯撕扇”,也让人感怀不已。
笔者收藏有一款唐代的鎏金龙凤团圆扇,长14厘米,宽17厘米。扇面是鎏金的龙和凤,飞龙张牙舞爪,煞是威武,金凤神情骄傲,一脸正气。龙飞凤舞,龙凤呈祥。
即便是观赏品,有龙有凤,金光闪闪,清清爽爽,也能带给人几分清凉的感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