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(资料图片) |
|
我们学校三年级一班有个男孩叫王佳豪,上个学期从外地转来。刚来时,他每天按时进教室上课。谁知,过了一段时间,他就开始不进教室。不管上课还是做操,大家很少遇见他。同学们都忙忙碌碌,他却游离于众人之外。他每天到学校后,独自在校园里游荡,有时候去沙池玩,有时候去荡秋千,更多的时候是在走廊里的网络自助平台上看电影、玩小游戏。
同学和老师都没有对他表示好奇或指责,特别是班里的孩子,甚至没有人向他投去异样的目光。这样的情形大约持续了一学期后,他开始进教室了,看上去还很平静,可以安心和大家一起学习。
学习,最重要的品质是专注力,专注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内心需求被充分满足的基础上的。如果一个孩子对学习是厌倦的,他就有权利不去学习。
如果不允许一个儿童按自己内心的需求去发展,总是限制他的行为——孩子的身体被禁锢,心灵就会离开躯体,出现神游,产生分离。对身体的限制,是在制造身心的分裂。这样的孩子没有生命的活力,没有纪律感,没有选择判断的能力,也就无法做自己的主人。
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。
当一个人是自己的主人时,当他自动遵循某种生活准则时,他就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,人的这种自我控制能力就是纪律。生命的纪律是秩序,智力的纪律是专注,行为的纪律是顺从。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。
当一个儿童真正形成了纪律性之后,他就会有内在的秩序感,表现在外部就是行为的井然有序与自律;他就会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高度专注,富有创造力;他就会对爱与良知极度顺从。
心灵的自由首先来自身体的自由,一个人身体解放了、自由了,内在的体验就丰富了,内在的体验丰富了,心灵的饱满度就高了,身体和心灵就一致了,或者说合一了。
一所好的学校,应该是尊重儿童天性的学校,也是满足儿童内心需求的学校。
(作者系西工区教体局党组书记、西下池小学校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