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闻背景】 孙先生在给念完小学的女儿算账时发现,去年女儿光花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捐款上的钱就有四五千元。对此,孙先生女儿说:“钱都是妈妈、奶奶给的,后来老师说我是班级里捐得最多的人,给班级争光了,就表扬了我,之后每次捐款,我就想,继续捐那么多吧。”(9月7日《钱江晚报》)
热心捐款,这是件好事。可从现在的情形看,这名小学生显然不是在“捐”爱心,而是在“捐”表扬了。
现在,一些老师在对待学生捐款这件事上,还是把目光盯着那些捐得多的学生。在他们看来,钱捐得越多,就越有爱心,相应地就该获取更多的表扬和肯定。不过,教师看似公平的表扬,实则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孩子来说并不公平。
因此,当捐款偏离献爱心轨道,滑向向老师“乞讨”表扬的方式时,教师需要冷静思考。另外,为防止小学生捐款献爱心“跑调”,还需要社会对学校多一些理解,不要在捐款时给学校下任务。教师肩头没压力,心态自然就会显得平和,此时方能冷静下来考虑更多办法,进而在这一方面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心理。